經過一陣子的疫情洗禮不知道會不會改變大眾的就醫習慣。
1.最近大家都有常洗手、戴口罩、咳嗽患者隔離在家,讓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顯著減少、流感幾乎消失。所以感冒科患者大減,診所空蕩蕩,大家好像都不生病了。如果持續保持好習慣,生病的人就會減少。醫療費用支出會減少,醫療可以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2.以往大家只要有稍微一點不舒服就會去掛號看醫生,最近都到很不舒服才會就醫,可見往往就醫的疾病是自己會好的病,數十年來大眾勤看感冒讓台灣的診所比便利商店還多。
3.政府推廣分級醫療快20年都失敗,大家小病還是喜歡往大醫院跑,造就醫院人滿為患、重症科的醫師要花許多時間處理診所就可以處理的患者造就醫療浪費。大醫院也持續衝量擴張、買設備。醫學中心充滿了小病患者、美食街、商場、停車場比購物中心還大,變成社區健康中心。大眾頻繁進出醫院的結果反而讓醫院可能成為爆發社區感染的源頭。建立醫院與診所溝通的管道,小病、穩定慢性病於診所就診,嚴重疾病或是需要儀器檢查才去大醫院才是醫療應該有的常態。